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朗诵打动人心。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按天配资网之家,大家好,欢迎收听《临图之声》栏目,我是馆员李洁。
今日为大家诵读的内容:李瑛《我的中国》选段,这是一部著名诗人李瑛创作的诗集,其内容既包括歌颂党的领导和祖国建设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包括揭露黑暗社会现象,歌颂光明的时代前景;既寄情于祖国自然风光,感悟人文历史,书写生命之美;也追求真理,以诗思辩。
(选段内容)
我们古老民族的儿女和后裔
散布在千帆之外
在世界各地如满天星斗
他们不是流浪境外的云
也不是那没有家的风
无论走到哪里
展开剩余90%都会用一双眼睛望着东方
并且都能够听得到东方大陆上
那棵大树的声音——
树冠拂动大气的声音
树根吸吮雨水的声音
在树的眼里
他们是一片片叶子
在山的眼里
他们是块块岩石
那树,那山
时时轻唤四海的游子
这时他们常会
溯回到生命的源头
思考自己
他们虽住在异域
高楼大厦的城市
心里总系念着黄河边
乱山漩涡的小村和他
那永远长不大的
沾有乳香的乳名
当年茅檐滴下的
水珠,分明是儿时
妈妈的汗水
在科研中心的实验室里
总想起中学课堂上的
量筒和试纸
在拖拉机和巨大的联合收割机前
仍时时忆起童年的
镰刀和锄头
把他们当成直系血亲
犹如父亲的骨头和牙齿
在严格的数字技术和
冷漠的机器之后
总涌起火辣辣的
亲情
当一天工作结束
回到家里
坐在阳台上
总在怀念
听惯羌笛的长城和
有羊皮筏子的黄河
总会想念
生长甜甜的甘蔗和
苦苦菜的祖国
遥远但却满怀亲情的
憨厚的祖国
时间是一堵厚厚的墙
谁都再不能回去
但在他们的舌尖上或者舌根上
雀巢咖啡和可口可乐
总不如龙井和茉莉茶的韵味
西式甜饼
总不如家乡的水饺
春节时,他们怀念
冰雪映照下
通红的春联
像全家人团聚的笑脸
元宵节时,谁都记得
土灶前,奶奶为糯米元宵
点红的情景
端阳时,他们会闻到
家家门前荡起
蒿艾和菖蒲的清香
中秋时,望着
圆圆的月亮,围着
圆圆的餐桌,举着
圆圆的酒杯,吃着
圆圆的月饼
心头总迭现
家乡瓦脊上或茅屋顶上
静静度过的明月
涌起比一千年前
李白举头、低头时
更浓的思绪
这时会有多少
失眠的琴
失眠的灯
失眠的笔
失眠的枕头
像树叶怀念着树根
像石头怀念大山
他们语言深处
总有挣脱的乡音
埋在那捧热土中
流动在舌尖上
千年不改的乡音
夜半梦回,想起故乡
常会想起苦味来
想出泪
想出血
想出胆汁来
既然他们的血液里
有黄河长江的基因
他们自己的脊梁
就会像泰山黄山
始终保持
自己的尊严
道德观念和
价值准则
现在世界上
各个国家、各个种族
都在以自己的方式
迎接这一年
我们用大鼓
你听见大鼓的声音了吗
雷鸣般的大鼓
礼炮般的大鼓
高山深壑间浑圆的大鼓
黄土深处的红色的大鼓
是我们古老大陆地心深处的声音
是我们民族的胸腔和喉咙发出的声音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震撼寰宇
还有码头上的船笛
大道上的车笛
天空飞鸟,水里游鱼
每颗心头所有的弦都一齐响起
旗帜和气球的翅膀
彩带和歌声的翅膀
一起飞起来
扑打着伟大祖国的
每寸河山和每个生命
花朵溢出的是笑声
酒杯荡出的是诗句
听见吗,祖国
你的散布在各个大陆的儿女
都在向你衷心地祝福
五大洲都转过身来
微笑地望着我们
鼓掌、欢呼和歌唱
电台所有的电波传送的
不同的语种却是同一种声音
“东方的雄狮醒来了”
“古老的巨龙腾飞了”
“兄弟的中国创造了奇迹
到中国去,到中国去
谁不认识中国
就不知道世界的深度
就不知道历史的重量
就不知道人类文明的美丽”
龙的子孙
九曲黄河的后裔
珠穆朗玛的继承人,你
可看见搏击长空的鹰
俯瞰苍茫大地的鹰
每片羽毛都是骄傲的
可看见高耸入云的古柏
每片叶子都是骄傲的
祖国,生我养我
又将收留和埋葬我的土地
我曾不止一次歌颂你
从缀着水滴的渔网的南方
到烈马长鬃拂扬着大雪的北国
从甲骨文到电脑的神经
从城市立交桥到乡野的毛渠
到处都有
历史的呼吸和歌的回响
直到今天:东——南——西——北
到处都有
活泼的、活泼的、活泼的
思想和行动
到处都有
沸腾的、沸腾的、沸腾的
石头和钢铁
带着一种觉醒之后的
洪荒的力
直涌向天边
中国地平线上尽是丰盈的
大自然的元素和生命的活力
每一棵树和每一盏灯
都在讲春天的故事
也许这才是世界海拔真正的含义
一个汗和热气腾腾的国度
到处是惊魂裂魄的崛起
到处是激动的含泪的眼睛
到处是豪情和自信的微笑
这就是我的祖国
在词语的土壤里,接触祖国的脉搏。当“中国”这个宏大的词汇被冠以“我的”这一亲切的定语时按天配资网之家,一种深沉而私密的情感便油然而生。李瑛先生的诗集《我的中国》,正是这样一部将磅礴的国家情怀与细腻的个人生命体验完美交融的典范。合上书本,那些饱含热度的诗句依然在胸中激荡,仿佛不是在读诗,而是在触摸一片广袤而温热的土地,聆听一位赤子最真诚的心跳。
发布于:北京市东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